?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劉磊)為堅持理論與是實踐相結合、學習與工作相促進,推進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,5月19日,中方縣司法局組織開展“司享匯·司法行政大講堂”活動,中方縣司法局工作人員4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。
培訓會第一階段,邀請高級心理咨詢師陳冬梅老師開展職業(yè)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。通過專業(yè)引導,增強隊伍心理韌性,促進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發(fā)展。培訓中,陳老師結合司法行政工作特性,圍繞職業(yè)心理健康主題,從壓力來源分析、情緒管理技巧、家庭與工作關系平衡等方面展開深入講解。課程通過大量真實案例,剖析司法行政人員常見的心理困擾,如高強度工作引發(fā)的疲憊感、復雜人際關系導致的焦慮情緒等,系統(tǒng)闡述壓力產生的內在機制,幫助職工認識到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性與可預防性,以更積極的視角看待工作中的困難與挑戰(zhàn)。
培訓會第二階段,圍繞人民調解業(yè)務工作展開,縣司法局黨組成員、政工室主任王宏生以《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的實踐智慧》為題,結合二十余年基層調解經驗,系統(tǒng)闡釋了矛盾糾紛化解的“五維心法"和“九大技法”。深入剖析了調解員應具備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,借助典型案例解讀,重點演示了背靠背調解、借力調解、情感調解等九種實用方法。針對當前易發(fā)的征地拆遷、家庭矛盾等糾紛類型,特別分享了“模糊處理法”和“持久戰(zhàn)策略”的創(chuàng)新應用?!罢{解工作不是簡單的息事寧人,而是社會治理的藝術?!迸嘤枏娬{,新時代調解工作要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,既要保持冷眼觀世的客觀立場,又要懷揣為民解憂的熾熱情懷。
通過現(xiàn)場還原“唐某佃父子家庭糾紛”等典型案例,生動展示了如何運用孝道文化、親情紐帶等傳統(tǒng)智慧化解矛盾。與會人員還就“調解留痕技巧”“語言藝術修煉”等實務問題展開熱烈討論。
此次活動通過“理論+案例+討論”的立體化教學模式,有效提升司法行政隊伍的心理調適能力與矛盾化解水平,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(xiàn)代化注入新動能,彰顯了司法行政機關“以人為本、法理相融”的為民服務理念。
責編:周玉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